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59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育儿交流] 学会春捂15℃,把握孩子健康的临界温度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25 14:20:1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活圈制作

    雨水节气别忘“春捂”

    孩子健康很重要

    小碗/观点


    雨水节气是最容易出现“倒春寒”的节气,因为这个时期的降雨会引起气温骤然下降,尤其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威胁较大,孩子容易因气温的改变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感冒和发烧。


    预防“倒春寒”首先想到春捂,现在,就来和各位爸爸妈妈普及一下春捂,以及要怎么做才能做好春捂。



☞ 先来说说春捂

    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俗话说“春天孩子儿脸,一天变三变”。过早给孩子脱掉棉衣,一旦气温降低,给孩子的神经系统、体温调节中枢来个突然袭击,会使孩子措手不及,身体难于适应剧烈的温度变化,使得孩子身体抵抗力下降。


    所以刚转暖的春季,得给孩子“捂”着点儿,让孩子柔软的身体适应冬天转春天的气温变化,使得孩子的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环境温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有利于维护孩子体温的调节,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


    从古至今,善于养生的医学家们都十分重视“春捂”的养生之道。民间常常流传着“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的俗语。专家认为,“春捂”这种民间的传统习惯有一定道理。





☞ 春捂的益处

    第一,有利于调节孩子的恒定温度,不管季节怎么变化,孩子的体温总要保持在37度左右。


    要做到这,需要做到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靠血管的收缩和皮肤的出汗来调节;第二个条件是靠增减衣服来维持。如果过早地给孩子减掉衣服,就会破坏孩子体表恒定温度的调节,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第二,“春捂”有利于抵御风寒。


    孩子的身体,在进入初春时,原处于“冬眠”的皮肤细胞开始张开毛孔。每当冷风吹时,就会使孩子感到寒冷。


    第三,“春捂”有利于适应季节的变化


    初春经常有寒流和强冷空气南下,导致寒暖交替频繁。在这种天气情况下,如果不给孩子“捂”着点儿,孩子的身体就很难适应冷暖的变化,孩子就可能会患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





    ☞ 春捂有讲究

    把握时机


    冷空气到来前一两天未雨绸缪。医疗气象学家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比如感冒、消化不良、早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因此,捂的最佳时机,应该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一两小时,再晚便是雨后送伞了。



    把握气温


    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研究表明,对孩子需要“春捂”的爸妈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



    注意温差


    日夜温差大于8℃是捂的信号。春天的气温变化无常,前一天还是春风和煦,春暖花开,刹那间则可能寒流涌动,日夜温差大于8℃时是捂的信号。



    持续时间


    1~2周恰到好处。捂着的衣衫,随着气温回升总要减下来。但减得太快,孩子就可能出现“一向单衫耐得冻,乍脱棉衣冻成病”。医学家发现,气温回升后,成年人得再捂7天左右,但孩子得捂14天以上,身体才能适应.



说完了这么多关于春捂的知识,现在就来看看怎么给孩子春捂吧!




    ☞ 孩子的哪些部位需要捂?

    头和脖子


孩子头部血管比较丰富,30%左右的热量由头部散发,如果头部受凉,孩子身体的热量就会散发得较快。另外,孩子颈部的皮下脂肪比较薄,这个部位受寒,会使孩子的抵抗能力下降。


    小肚肚


孩子的小肚肚如果受寒,会损伤他的脾胃功能,发生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疾病。


    后背


人的后背是阳气汇聚之处,受寒很容易致病,所以,保持后背温暖可以预防疾病,减少感冒。不过,保暖也不能过度,如果孩子穿得太多,后背出汗,反而容易受风,引起感冒。


    小脚丫


    双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本来就少,如果受凉,血液循环量会更少,而且还会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及微血管收缩,使潜伏在鼻咽部的病原微生物趁机大量繁殖,抵抗力低下的孩子会因此出现呼吸道感染。





☞ 孩子春捂要有度

    预防“倒春寒”需要春捂,但是春捂也要捂的“捂”要恰到好处,否则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健康。


1.衣服要递减。当冬季向春季转换时,孩子的身体防卫体系处于“冬眠”初醒之际,因此这一阶段不能急于一下子脱掉衣物,而应一件一件地脱。


2.“春捂”应“下厚上薄”。中国古代养生家长期的实践中认识到,寒多自下而生,提出了春令衣着宜“下厚上薄”的主张。《老老恒言》也有“春冻未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之说,既养阳又收阴,与自然气候变化协调一致,可谓“天人相应”。这也与现代医学所认为的人体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为差,易受寒冷侵袭的观点相吻合。所以,春天还是以遵循“下厚上薄”为好。


3、春捂重在下半身。初春季节,因着凉而患病的孩子很多,其祸根皆因“冷落”了下半身,而引发季节病。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春天还是捂住孩子的下身为好。


4.春捂也要锻炼。中医认为,防病如御敌,春捂只是被动防御。要想给孩子防疾健身,还必须让孩子从春天开始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机体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



温馨提示:


春捂的同时,还要讲究科学饮食和起居。饮食上要注意给孩子调养肝气去春火,应该多吃甘淡食物,如黑米、豆类及其制品;蔬菜有菠菜、韭菜、芹菜、油菜和胡萝卜等;果品有栗子、红枣、枸杞和菠萝等。



各位爸爸妈妈切不可图方便,而给孩子一直捂着,或者不给孩子春捂,否则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我是一位新手妈妈,在家带带孩子,平日最喜欢看育儿知识,更喜欢分享给所有的父母,如果你们有好的文章请一定分享出来,让我和许多的父母都能看到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文登之窗 ( 鲁ICP备09074927号-2 )  

GMT+8, 2025-9-13 23:36 , Processed in 0.355020 second(s), 4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