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下午,在新闻发布厅举行“文登区防汛工作”新闻发布会,区水利事务服务中心主任 李文虎参加发布会,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齐鲁晚报、威海电视台、大众网、文登区融媒体中心、文登之窗网等新闻单位。
按照这次发布会安排,重点介绍全区防汛工作开展情况。
(一)降雨及水库蓄水情况
1、雨情。截至6月26日,文登区累计降水量180.9毫米,较去年同期偏少27.5%,较历年同期偏多3.9%,其中入汛以来累计降雨23.1毫米。
2、水情。6月26日8时,全区3座大中型水库水位总蓄水量为1.1056亿立方米(米山水库0.8633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偏少28.2%;坤龙邢水库1798万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偏少8.4%;南圈水库639万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偏少1.1%),均位于汛限水位以下。60座小型水库有24座蓄满或接近蓄满,所有水利工程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未出现险情、灾情。
1、压实责任。全区3座大中型水库和60座小型水库逐座落实了水库安全管理“三级责任人”,并在媒体及工程现场进行公示。核实了3座大中型水库、小型水库汛期控制运用指标。
2、修订完善各项防汛预案方案。修订了文登区水利防汛防台风预案、3座大中型水库、60座小型水库、10条重点河道的防御洪水方案、洪水调度方案及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3、加强防汛队伍建设和物资储备。建立区级专业防汛队伍30余人;3座大中型水库成立防汛常备队29人,落实区级水利防汛专家22人,镇级16人。3座大中型水库已按标准备足防汛物资,小型水库采用现场储备、镇区集中储备及社会号料的方式储备防汛物资,基本满足全区水库、河道防汛抢险工作需要。
4、开展督导检查和问题整改。4月,对全区防汛工作进行了全面督导检查,对大中小型水库的安全度汛情况进行排查,对发现的问题督导完成整改;5月以来,配合省水利厅、市水务局等进行了多次防汛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立即督导完成整改。目前,我区各项水利工程安全运行情况正常。
5、加强水库调度和值班值守。5月份,受前期较大降雨影响,根据天气预报和水文信息,兼顾防汛安全和供水水源保障,调度3座大中型水库适时泄水腾库迎汛,确保在汛限水位以下安全运行。同时,我们严格落实汛期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和汛情,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6、加强宣传引导,提升防灾避险能力。结合“5.12全国防灾减灾日”、6月“安全生产月”等活动,综合运用标语、宣传册等手段,宣传防汛有关知识。发放了“未成年人防溺水倡议书”“山洪灾害基本知识问答”等宣传页,以及《山洪来了我行动》卡通画册,面向公众集中宣传防溺水知识,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活动当日累计提供政策咨询服务8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400余份。
发布会上记者提问:
问题一:今年总体的防汛形势怎么样?
答:根据省、市气象水文预测,今年汛期降雨偏多,防汛防台风形势比较复杂严峻。胶东丘陵地区汛期对流天气较多,时发强对流天气,降雨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匀,突发性强,我区超过10日无有效降雨,比较容易发旱涝急转、旱涝并存的情况。
问题二: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该如何有效应对?
答:对于防汛工作,我们全力抓好防汛措施落实,做好极端天气应对准备。
一是夯实工程基础,提高防洪能力。今年来,先后对杜营河文登营段实施了综合治理,对青庄、庙后两座存在较严重病险问题的小型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对60余座大中小型水库开展维修养护,同时加强工程巡查值守,确保工程运行状态良好。
二是加强培训演练,提高实战能力。5月30日,在南圈水库组织了全区防汛应急综合现场演练。3座大中型水库开展了闸门启闭设备标准化启闭及物资调运演练,各镇街采取现场模拟演练和桌面推演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内小型水库和山洪重点村逐库逐村进行了演练。汛前,组织各镇街水利分管领导及具体负责同志,进行水利防汛业务培训;指导各镇街小型水库“三个责任人”完成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网络培训,提高了基层水利防汛抢险应急处置能力。
问题三:我区各类水库状况如何?
答:我区目前共建有各类水库63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米山水库),中型水库2座(坤龙邢、南圈),小型水库60座。水库大多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2008年以来,均已进行了除险加固,并按有关要求开展大坝安全鉴定。2016以来,又陆续对鉴定新出险的二十余座病险水库实施新一轮除险加固,其中包括前面提到的今年刚加固的2座小型水库。加固后,小型水库防洪标准达到200~500年一遇,大中型水库达到1000年以上洪水标准,总体来看,各类水库运行正常,遭遇标准内洪水是可防可控的。
问题四:强降雨期间农村群众应该怎样防范避险?
答:一是要提高警惕。降暴雨时,要时刻观察房屋周围的溪河水位和山体有无异常。特别是晚上,更应十分警觉,随时做好安全转移的准备。
二是要关注预警信息。一般观测到可能引发洪水、泥石流、滑坡的强降雨,各级防汛部门、单位会通过电视、广播、电话、短信等形式发布预警信息。收到预警信息后,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并服从所在镇村的统一安排,有序转移到安全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