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2080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华社:美国一再“封杀”中国企业 谈何“公平贸易”?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2-7 18:31: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活圈制作
新华社北京2月7日电 题:美国一再“封杀”中国企业,谈何“公平贸易”?
新华社记者于佳欣、王攀
今年1月以来,华为、阿里等中国企业在拓展美国市场时纷纷遇挫,被美方以“国家安全”为由拒之门外。特别是华为手机产品一再遭到美方电信运营商的“封杀”。
一边是中国市场欢迎苹果手机在华销售,一边是美国市场禁止华为手机赴美销售;同样是销售手机,一个是装有“美国芯”的苹果手机可以进入中国千家万户,一个是装有“中国芯”的华为手机不能越过美国雷池半步。二者反差之大,明眼人一看便知,谁在设置贸易壁垒。
如果说美方出于安全考虑,禁止其政府部门采购中国企业的科技产品尚可理解,但这一次却是阻止中国手机进入美国民间市场。也就是说,一贯以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著称的美国政府,却在用“看得见的手”阻挠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美国的做法给外界传递了一个信号,为了少数人利益,市场经济原则、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统统可以不讲。
美国总统特朗普一再强调“公平贸易”。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美国式的“公平贸易”是以牺牲别国的公平为代价的。一方面,中国对美贸易和投资敞开大门,美国的苹果、思科、微软等产品多年在中国热销,而且中国对美国金融和服务业开放力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中国华为手机进入美国市场、蚂蚁金服收购美国企业却一再遭到阻挠。这种将本国利益高悬于国际规则之上的“公平贸易”怎么能立得住脚?
应该看到,美国对中国产品和企业封锁的背后是对中国快速发展的戒备,是对中国科技快速进步的担忧。美国商务部长在此前召开的瑞士达沃斯论坛上也表达了中国高科技对美国构成挑战的担忧。但实际上,中国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实行保护主义并不能真正锁住竞争对手,反而会自缚手脚。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没有与世隔绝的孤岛。中国品牌实力的增强、声誉的扩大,正是得益于40年来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在开放中成长壮大。
将中美经贸问题政治化,最终只会损害两国企业和消费者利益。唯有摒弃冷战思维,不断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才能推动中美经贸关系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文登之窗 ( 鲁ICP备09074927号-2 )  

GMT+8, 2025-5-7 18:22 , Processed in 0.407023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