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19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养生保健] 杨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谈太极拳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文登之窗官方微信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9-18 10:26: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活圈制作
杨家内传太极拳拳法介绍
(系列之二)
杨家内传太极拳拳法,是由杨露禅祖师三下河南温县陈家沟,前后十八年跟随陈长兴学得太极拳十八套拳法后,结合江湖游学比武、教学感悟及早年洪拳拳法修习,特别是受到武当派第九代掌门陈荫昌道长指点秘传后,以武当道家太极拳为根本,融会贯通各派武学所长,汇集创编而成。它有独特的练功方法和强身健体、治疗疾病、延年益寿、陶冶情操、搏杀技击等作用,闻名天下,深受世界各地太极拳爱好者喜爱。当前流传于世的国家简化二十四式、四十二式、八十八式太极拳,皆在杨氏太极拳--普传大架八十五势的基础上进行改编、简化推广。但与杨家内传拳法相去甚远,面目全非,仅能称为太极操、太极舞,令人扼腕痛惜。
杨公露蝉,对于太极拳的贡献,不仅在于刻苦学艺,学臻大成,所向无敌。并能勇于创新,编撰了理法兼备,博大精深的《杨氏家传太极拳老谱》,更重要的是把太极拳从民间乡下带到京师,传至王公贵族,传至社会各阶层,为以后太极拳各个流派的产生,推向社会化、普及化,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从而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太极拳传播新时代。
但是说起杨家内传太极拳,不但绝大多数人不知道,就是国内著名的“太极拳家”也没有几位见过。因为杨家内传太极拳拳架原本只在杨氏弟子和极少入室弟子中传承,世传只是一套养生拳架。杨家内传太极拳另有一套体系:除去太极拳在千年传承中秘密隐传外,尚有为修身、养身、护身、载道、修道之艺。加之门规戒约限制等诸多因素,更有杨澄甫先生去世较早,杨家子弟尚幼的主要原因,所以未能传承延续,大面积普及推广。
也许是冥冥注定,杨家内传太极拳并没有失传。教育部主事许禹生先生、昌盛银号经理张文炳先生,还有吴图南等先生,得其传承。我的太祖父----一代武林宗师李桂芝1912年学于北平体育研究社,1913年拜在许禹生先生门下,成为入室弟子,得授杨家内功架208势,杨家技击用架238势。6年间学得杨家内传太极拳功夫。因其有三年螳螂拳、三年少林拳、四年八卦掌、三年形意拳功底,加之江湖走镖镖师经历和功底,学起来较快的缘故。艺成后在吉林丹东市开设拳馆,后被日本鬼子强行关闭。返乡后,独身隐居于凤凰山,84岁无疾而终。至今乡间老人尚津津乐道,说起我1969年过周岁生日时,他展示了大杆子功夫,大杆抖的象面条一样柔软。又展示了轻功绝技,从一棵树跃向另一棵树像猴子一样灵活,像鸟儿一样轻灵。外祖父李德基6岁习武,在拳馆长大,得其传承,终身练功,秘密修习,从不外露。笔者8岁时跟随习学家传武功,十八岁学得杨家内传拳法,后入伍从军任职二十年间
忙于军事未有闲暇习练。四十岁转业后,才重拾拳法练习,又在江湖寻访,巧得两位第五代杨家太极拳传人隐师指导,系统学习了大架八十五、老架108、快架108、小架108及其它功法,至此,杨家内传太极方成系列拳法体系。其传承关系如下:
杨露禅创始人---杨健侯---许禹生---李桂芝—李德基—本人
杨露禅创始人---杨健侯---杨澄浦---褚桂亭—何琏—本人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31.tmp.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文登之窗 ( 鲁ICP备09074927号-2 )  

GMT+8, 2025-7-5 16:12 , Processed in 0.376021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