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来了,养生润肺为先
中医养生素有“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季养生应注意护阴润燥,以养肺为先。秋天空气干燥,加之人体在夏季津液耗损,容易出现口舌生疮、鼻腔和皮肤干燥、咽喉肿痛、咳嗽、便秘等“秋燥”现象。 中医养生素有“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季养生应注意护阴润燥,以养肺为先。秋天空气干燥,加之人体在夏季津液耗损,容易出现口舌生疮、鼻腔和皮肤干燥、咽喉肿痛、咳嗽、便秘等“秋燥”现象。沙参、麦冬、百合、银耳、燕窝、雪蛤等都是秋季养生常用的药膳,老人可将其搭配在食物中食用,或是煮粥煲汤饮用。养肺为要
秋气内应肺,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体真气之源,肺气的盛衰关系到寿命的长短。秋季气候干燥,很容易伤及肺阴,使人患鼻干喉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所以饮食应注意养肺。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甘蔗、燕窝、梨、芝麻、藕、菠菜、鳖肉、乌骨鸡、猪肺、豆浆、饴糖、鸭蛋、蜂蜜、龟肉、橄榄。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
秋季养生贵在养阴防燥。秋季阳气渐收,阴气生长,故保养体内阴气成为首要任务,而养阴的关键在于防燥,这一原则应具体贯彻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秋季饮食调养应遵循“养阴防燥”的原则,饮食宜养阴,滋润多汁。
护阴润燥多喝水
秋天燥邪为盛,最易伤人肺阴。此时可通过食疗达到生津润肺、补益肺气之功效。如鼻、唇干燥者可吃一些萝卜、芝麻、豆腐、豆浆等。还可食用白木耳、胡桃等食物。此外鲜百合、蜂蜜煎汤服食对肺燥久咳、慢性支气管炎效果极佳。
干燥的秋天每天通过皮肤蒸发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因此补水必不可少。一个成年人每天喝水的最低限度为1500毫升,而在秋天喝2000毫升才能保证肺和呼吸道的润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