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了——一个博士服务团成员在广西的见、闻、行、思
跟随第十八批博士服务团来到八桂大地,当一年的历练即将过去,第一时间涌上心头的是电影《刘三姐》的插曲多谢了!我曾在媒体做过近十年的民歌节目,多次在广西追根溯源,做田野采风,这句歌词唱出了我此时的心声。多谢了,广西的父老乡亲,你们让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民族团结一家亲,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不分开;
多谢了,八桂的田间地头,让我见证了扶贫攻坚的道路上,广西人民那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多谢了,采访的每一位嘉宾,是你们让我领略到新时代广西的壮美与壮大;
多谢了,博士服务团,是这个集体为我们提供了新视野,将论文写在广袤的土地上。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是总书记殷切的期望,深沉的嘱托,更是交给当代青年的青春试卷。一年来,我不断思考着如何答卷,今天可以做一个小结,概括这一年来的收获:笃学慎思炼慧眼,八桂芳泥作砚田。
一、走,去田间!
当听到将要在广西锻炼一年的那一刻,心情喜不自胜!因为我曾在中央电视台两档民族音乐文化栏目工作,不管身处何地,从事什么工作,民歌似乎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要到在这个“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沉浸一年,那是多么幸福啊!十几年前在电视民歌的田野采风中,多次走进八桂大地,那坡的小河旁,龙胜的梯田间,三江的风雨楼、旖旎的北部湾,曾与壮、汉、瑶、侗、京等的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结下深厚的友情。如今,在歌仙“刘三姐”的故乡,还能“山歌好比春江水” 吗?
那就再走一趟,亲密接触八桂大地的芳泥吧。这一次的深入,恰逢其时,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和宣传部积极协调,作为驻桂博士服务团成员我被派往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筹备委员会办公室宣传文化组,有幸直接参与庆祝大会民族文艺展演、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心连心慰问演出”的策划、导演、服务工作。三场重头戏充分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广西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关怀,讴歌了自治区成立60年、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生动讲述了八桂大地民族团结和衷共济、人民生活幸福美满的故事。
接到任务之初,所有主创的第一反应就是,走!走下去,换来的是沉甸甸的收获,满怀的欣喜。如今广西山歌传唱依然,可谓这边唱来那边和,来自壮、苗、瑶、彝、侗、京、毛南、仡佬、仫佬等12个世居民族的“刘三姐”们歌声纯美,醉人心田。歌声里有壮乡梯田之美、花山岩画之美、漓江山水之美、跨国瀑布之美、朱槿花开之美……迎接中央代表团的文艺晚会上,这些新时代的“刘三姐”们以盛大歌圩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用歌声见证家乡的变迁,唱响新时代的新广西。她们也在向世人证明着,被时代需要的民族文化不仅可以代代相传,而且还会越来越精彩。
二、看,多么美!
都说文艺工作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但对“发现”真善美,其实来自于有意识的历练。大家深知,唯有熟悉泥土的芳香、露珠的清凉,才能采集到最真实的信息和最动人的故事。锦绣60载,壮美新广西,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如何讲好广西故事呢?那就到人民中间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以“人民的大庆”为宗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越深入,越能真实感受到新时代广西的脉动,越能发现真、善、美。
美在人民中。这是一个真实而温暖的故事,也是广西各民族同舟共济六十载,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缩影和写照。地处金秀瑶族自治县和象州县交界的上坪村有一幢房子,一个屋檐下两块门牌,瑶、汉两个民族的两家人在这里共同居住了30多年,和谐共处,其乐融融。他们用幸福生活诠释着民族团结之美。
美到国际上。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经习近平主席亲自签批派遣,由广西公安边防总队独立组建的中国第五支赴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圆满完成了为期一年的联合国维和任务。维和警察防暴队由来自壮族、侗族、瑶族、回族、汉族等11个民族的140名队员组成。这是壮乡第一支走出家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和平舞台的整建制维和警察防暴队。由于出色的表现,他们被利比里亚政府授予“利比里亚国家杰出贡献奖”。这些皮肤黧黑、刚毅朴实的维和队员,不正是新时代八桂大地上最可爱、最美的人嘛!
美丽扶贫路。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广西第一民生工程,从2012年到2017年全区累计减少贫困人口709万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这一年有幸结识了几位脱贫攻坚一线可圈可点的人物:全国十大扶贫状元莫文珍,基层硕士青年村支书梁丽娜,全国人大代表罗朝阳......还记得在百色市共联屯新立村,村支书罗朝阳激动地向我们讲起三年前在全国两会上他再次见到习近平总书记,兴奋地汇报起村里的变化:村民收入提高到八千多元,村子也更漂亮了,成为县里的“最美村屯”。总书记听了很高兴,他说:“希望下一个5年,你们村和整个百色地区能够同全国一起实现全面小康。”如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正在成为现实。
当我们的创作深入到基层群众和时代模范中,聚焦集体群像,讴歌先进事迹,挺起的是壮乡脊梁,弘扬的是爱国奋斗、建功立业的时代精神。壮乡壮美,美美与共,广西之美又何止于此!
三、想,好点子!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在广西流连一年,我想不仅是因为广西有着甲天下的山水,更伴随着巨大的文化感召力,他才用心写下了20多万字的游记。也是一年时间,我们如何为新时代的广西鼓与呼,在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唱好这首“生日歌”,让它唱得响、传得开、留得住,正是对宣传文化人和文艺工作者“脑力”的考验。
庆祝大会文艺展演的总导演胡巨英,曾是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主创团队成员,具有丰富的导演经验,成功执导过许多国家级大型活动的文艺演出。亚洲艺术节、天津全运会、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共同的创作经历使我深知他致胜的法宝就是“迈开腿”,这次当然也不例外,他带着导演组在广西一呆就是大半年,采风足迹遍及广西14个地市。2018年12月1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中文国际频道等中央媒体同步直播庆祝大会盛况。文艺展演首先展示在世界面前的就是一幅美丽广西,山海相连,八桂大地,四季花开的锦绣图景。挂在云端的60个壮族绣球,仿佛在讲述有着60圈金色年轮的发展历程。激越千年的壮族会鼓,飞扬嘹亮的山歌新唱,世代传承的红色记忆,绿水青山的生态田园,自主研发的酷车方阵,芦笙飘出的和谐乐章......都成为了《奋进新时代 壮美新广西》的精彩亮相。最后,全场高唱《歌唱祖国》,祝福祖国繁荣昌盛、广西明天更加美好。
参观博物馆也是主创们的必修课,在合浦博物馆,大家仿佛依稀触摸到滚滚的历史云烟,北部湾畔的合浦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见证过两千多年前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恢弘。如今的北部湾更是风生水起,千帆竞发。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为广西的开放发展明确的三大定位,再次让北部湾这颗耀眼的明珠大放异彩,于是在文艺晚会中便有了《北部湾明珠》的唯美诉说。
文艺晚会总导演王冼平曾数次执导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还是《民歌中国》栏目的总制片人,是民族音乐保护传承方面的专家,极为擅长用音乐传递思想,表达主题。广西民族音乐博物馆开馆第一天我们便兴致前往,在三楼的东盟乐器馆她驻足了一个小时,当王老师冲我会心一笑,我便知道一个好节目已在她心中酝酿。中国和东盟各国山水相连,文脉相通,人民友谊源远流长。广西正成为中国“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晚会上来自东盟各国的青年用东印度尼西亚甘美兰、缅甸围鼓、围锣等特色乐器,为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擂鼓助威,敲击出中国与东盟各国同步向前的节奏,各国青年还共同唱起壮族敬酒歌,壮家敬酒要唱歌,山歌声声伴酒喝,贵客越多心越暖......
大庆晚会和演出挖掘创作了《壮志飞扬》《奋进吧新时代》《北部湾明珠》《壮锦赋》等一批富有广西特色、体现壮志桂韵的原创精品节目,以文化艺术的形式讲述广西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生动故事,全景展示开放、包容、美丽的新广西。
四、写,新答卷!
这一年,临行前的许多个问号一点点被拉直,都变成了感叹号!当撰写文艺晚会节目注释时,我惊喜的发现每个节目都打着深深的广西烙印,每个音符都流淌出袅袅的八桂之音,每个故事都讲述着深沉的家国情怀。随着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活动的圆满落幕,我们驻桂博士服务团也即将完成服务锻炼,这一年对于新时代的青年文艺工作者来说,完成的是一张特殊的答卷,它的特殊性在于,答案是鲜活的,沾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热气。不仅留下了脚印一串串,心也在这里扎下了根,踏上行程再出发时,我要深情地说一句——多谢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