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一碗红烧肉 发表于 2018-6-1 13:32:29

航天人和一群孩子的约定:带他们走出大山看世界

5月26日早上五点,天刚亮,秦平便驱车去接王克昌老人,他们要去远在300多公里外的阜平县看望希望小学的孩子们,给他们带去奖学金和衣物。这是她进行扶贫支教活动的第六个年头,就像一个约定,每年夏天,秦平必须去一次王林乡。秦平是航天科工二院207所的一名职工,除了航天人这个身份,她还是一名志愿支教扶贫者。六年来秦平几乎走遍了阜平县王林乡的每一所小学,也和这里的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前辈领路 结缘阜平
阜平县,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县,这里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往往五六个村子之间才能有一所小学。孩子们必须步行十几公里山路才能圆自己的求学梦。即使是这样,也有很多女孩,到了读初中的年纪,不得不辍学外出打工,以减轻家庭的负担。2013年,一次同学聚会,秦平得知同学的公公王克昌老人已经自发支教20年了。1993年,北京小马厂小学与阜平县五丈湾小学结成帮扶对子,王克昌老人和时任小马厂小学辅导员的妻子钟爱茹便这样和五丈湾的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让孩子们有学上,走出大山,王克昌老人将自己的心血都投入到扶贫支教中。他在阜平县多个希望小学设立了“王钟奖学金”,用以鼓励那些学习优异的学生。老人的坚持和无私让秦平深受感动,她决定跟着老人一起参与这项活动。一开始她以为自己只是心血来潮,没想到这一坚持就是六年。“感觉那里的孩子已经和我有了联系,每年不去看一次就觉得过意不去。”



五丈湾村富民小学,志愿者和学校老师合影。
秦平第一次跟着王克昌老人进入五丈湾村时,眼前的景象让她心酸。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了,孩子们却穿着款式破旧的衣服,脸上满是污渍,许多人家堆满废弃物品。“我当时就想,一定要为他们做点什么。尽管我的力量不是很大,但我还是想表达我的一份心意。”说干就干,2013年暑假,秦平便为孩子们带去了衣物等用品。“以后没年她都要为孩子们筹备衣服等用品,从未松懈过。我觉得这些都是孩子们必须的东西,只有吃饱穿暖,才能好好读书。”
久而久之,王林乡的老乡们都和秦平熟悉了起来。每当秦平他们上门拜访时,刚一进村,淳朴的乡亲们便争相邀请他们去家里坐坐吃顿便饭,把舍不得盖的新棉花被和新床单拿出来给他们用。虽然这里不产粮食,老乡们总是竭尽所能,拿出最好的食物招待秦平一行人。每次回京,秦平总能带着几袋土鸡蛋、大红枣等特产回家。东西不多,但她知道这是老乡和孩子们能给予的最珍贵的礼物。有一年不忍大家再大费周章给他们找被子铺床,秦平他们在村外搭帐篷宿营了两天。
如今,政府大力支持阜平县发展,大家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改善,孩子们的上学路也越来越宽广。这些变化秦平都看在眼里,她一边替孩子们高兴,一边坚持每年都去了解情况。秦平在儿子读小学的时候就带他一起去支教,今年读高一的儿子也会不时问起儿时的玩伴和五丈湾村。家人的支持也让秦平很欣慰,她决心要把这件事情做到底。
传播善意 走出大山
一批批山里娃在秦平他们的爱心里健康成长,在他们的帮助下走出大山。从1993年至今,已有250多户人家加入秦平他们,一对一进行帮扶。无数孩子在结束小学学习后没有因为贫困而止步,不断扩大的爱心队伍资助着这些孩子勇敢向梦想冲击。其中学历最高的已经读到博士。



王克昌老人、秦平同孩子们一起。
谈到自己所做的事情,秦平总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她说,王克昌老人二十多年了为孩子们捐款三十多万,家中甚至没有一个像样的家具,穿的衣服也是褪色了的军装。但在给孩子们读书上,他从来没有吝啬过。秦平也是这样对待这些孩子的。在她帮扶的对象里,一户姓孟的孩子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孟家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但偏偏四个孩子的成绩都很优异,放弃谁父母都会难受。秦平第一次去孟家拜访的时候,四个小孩一起给她表演了歌伴舞。孩子们灵动的脸上满是欣喜,当得知这是孩子们为了欢迎她而自编的舞蹈时,秦平就决心,一定要帮助这四个孩子走出大山。
2016年暑假,秦平主动提出要带孩子们去北京,除了年幼的小儿子,孟家夫妇十分信任的把孩子交给了秦平。秦平带着孟家三个女儿去了故宫、鸟巢等地,她希望孩子们能记住繁华的世界,从而更好的学习,争取回报家乡。在孟家的孩子们的心中,秦平就是带领她们追逐梦想的英雄。如今,孟家长女孟瑶已经长大成人,她读完大学留在定州工作。另外一个长期受到秦平帮助的女孩齐丽敏则投身教育事业,帮助更多孩子改变命运。
每年过年,秦平最开心的就是收到孩子们的问候短信。孩子们在短信感谢秦平为他们做的一切,也承诺会继续好好读书。秦平珍藏着每一条来自阜平的短信,她知道这些短信承载着孩子们的感谢,也是她和孩子们的约定。(文/王若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航天人和一群孩子的约定:带他们走出大山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