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大人 发表于 2017-12-2 12:00:20

时代的歌者——马书平

□闵凡路
我与书平相识于1992年。那时,他在中国新闻学院读书,我作为中国新闻学院兼职教授在那里讲授新闻评论写作,由此结下“师生之缘”。转眼25年过去,书平已从学生、记者成长为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副总裁,新闻事业的中坚,令人欣慰。
我知道书平这些年工作很努力,几经变动,初心不改,能写稿,善经营,业绩斐然。他给自己微信起的名号,叫“老马爱岗敬业”。
国庆前夕,书平来看我,把他的一本诗集文稿放到我的面前,嘱我为之作序。直到这时,我才知道他还是一个诗人。
长假期间,阅读书平诗集,能感受到这位燕赵汉子内心深处的柔情似水,也能看到他作为新闻人的壮志如虹。
诗作以《夜里你若听见风》为书名,正是作者爱心的诗意表达:“夜里你若听见风/你不要担心安静地睡吧/那是我爱你的心/守护着你又不惊扰你的梦”。
在这本集子里,爱情诗占了一半以上。爱的纯洁与美好,爱的真挚与珍贵,这种情感的波澜,化作跳动的诗行,优美的旋律,让人感动。在作者心中,爱是净土,是花蕊,是星月相伴,任地老天荒,爱心永恒:“我是你寻找的那片海/只有你跳进来/被我包围的时候/才能体会我的情感和胸怀”(《真爱》)。
在马书平写给母亲的五首诗里,更深藏着一个赤子对身在农村的慈母的爱:“她是我一生的源啊/如鲜花/开在我生命的每个驿站”/(《她如花开在我生命里》)。“人世间最动人的脸庞/就是泪光追着泪光/是心碰的响声/流去的凝望/”(《渔火》)。这诗句能让人触摸到爱心的滚烫。
柔情的另一面,则是刚毅。书平曾在冀中平原、青藏高原度过十多年的记者生涯。基层的历练,生活的艰苦,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铸就了他的执著的性格与坚定的信念。“行进于风和浪/才如此壮美/得助于帆和桨/才如此地平稳/”(《小舟》)。
在《我为祖国歌唱》中,诗人尽情挥洒了对祖国的爱恋之情:“我今天醉了/醉得宛如金水河的水/就响在祖国的心脏/我在自由歌唱/我在聆听/每天在我走过的铿锵有力的脚步声/就是祖国发展的回响/我每天都在渴望/奉献在青春里/醉倒在中国梦的畅想。”在《昨天今天明天》一诗中,诗人写道:“昨天/我们总是彷徨迷茫/甚至找不到前进的方向/还有淡淡的忧伤/今天/我们总是拼搏,坚强/征服着一个个的艰难险阻/让自己百炼成钢/明天/我们坚信会有黎明/还有灿烂的阳光/绘就人生的山高水长。”
对于人生,幸福,各有各的理解。书平在《幸福是什么》的诗里,用小草说、小溪说、大海说,讲出各自对幸福的诠释,彰显各自的志向风采与激情澎湃,然后是“我说”幸福:“我说/是我无怨无悔的奉献/默默无闻的背后我那无法言说的家国情怀。”文如其人,诗是心声。志向之高远,信仰之坚定,尽现于朴实无华的诗句中。
诗意,哲理,爱情,人生,构成马书平诗集的主线,通篇洋溢着爱,个人的情爱与人间的大爱。他的哲理诗《中间》这样写道:“地狱的苦/高处的寒/爱在天地间/远方的梦/逝去的淡在今天。”
我曾在给诗赋作者的寄语中,讲了六个字:精神、色彩、味道。文有精神,境界高远,气势轩昂;文有色彩,清词丽句,赏心悦目;文有味道,内涵深厚,余味无穷。精神,色彩,味道,三者皆备,则馨香满纸,精彩纷呈。无论新诗,还是旧体诗,都应如此。
新闻工作是繁忙辛苦的。书平在工作之余不断创作各种题材的诗,以诗抒情言志,是难能可贵的。时代多奇迹,人间要好诗。在对马书平诗集出版表示祝贺之时,我希望书平长葆诗心激情,做伟大时代的歌者,为人间留下更多美好的诗章。是为序。
(本文是作者为马书平诗集《夜里你若听见风》所做的序,原书已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时代的歌者——马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