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大人 发表于 2017-11-9 00:18:41

每日优鲜徐正:杂货和生鲜是最晚被互联网革命的行业

腾讯财经 作者 周纯
被视为零售电商“最后一块蓝海”的生鲜电商,在过去短短三年间,经历了由爆发期转向倒闭潮的全过程。而成立三年就开始盈利的每日优鲜,显然是个例外。
2017年上半年,每日优鲜宣布完成3.3亿美元C 轮系列融资,根据国内移动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发布的数据,2017年6月,每日优鲜的月活跃用户在生鲜电商类APP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京东到家;此外,每日优鲜的用户规模以同比高达663.9%的增速,位居行业第一。
在每日优鲜创始人兼CEO徐正看来,决定生鲜电商平台能走多远的关键,是在供应链、物流、用户端这三方面下功夫,摒弃传统的电商模式,走出经验主义误区。
三年间估值增长超过50倍、用户规模达到800万、三年间用户规模增长超过10倍。凭借这一“战绩”,每日优鲜也入选腾讯2017年“我是创始人·腾飞榜单12强”。

“天时地利人和”

在徐正看来,杂货和生鲜是最晚被互联网革命的行业,比别的行业晚了整整十年,因为从2015年开始,才是80后、90后甚至00后由生鲜品类的生力军变成主力军的阶段。
因此,在更早的2010年,甚至2007年就做生鲜电商,在他看来,时间点都不对。
“我们认为2015年至2025年才是中国生鲜市场快速变迁甚至重构的十年。”徐正判断称,生鲜市场会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到2025年整个生鲜市场规模将达到5万亿元,这其中至少30%—50%会被电商化。这意味着生鲜电商的市场将达到1.5—2.5万亿元。
“地利”即商业模式。徐正认为,生鲜电商必须在供应链、物流、用户端这三个环节摒弃传统的电商模式。例如,传统电商是做长尾,即品类越多越好,但生鲜电商更适合做精选;在用户端,他们更强调用户思维而不是流量思维,用会员制、社交化的方式去经营用户。
而在最重要的物流环节,每日生鲜采取前置仓的模式,来替代传统的中心仓,所谓前置仓,即根据订单密度在商圈和社区建立前置微仓,覆盖周边半径三公里,保证商品能在2小时内送达给用户。据他介绍,目前每日生鲜已经自建了近1000个社区配送中心。
徐正算过一笔账,传统冷源式中心仓配货,平均一票货的送货成本在30到40元,而前置仓模式下可以降到十几元,同传统零售业的成本结构相比都产生了竞争优势。
在腾讯并购总经理李朝晖看来,每日优鲜“前置仓+两小时达”的模式接近线下体验,符合生鲜消费的高频场景,也能更好满足新一代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腾讯此前连续A、B、C三轮投资每日优鲜,目前是它的前三大股东之一。

零售+大数据

在业务模式被验证为可行之后,每日优鲜开始做一些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上游供应链,和大数据等基础技术两方面。
在他看来,生鲜领域是大数据非常好的应用场景。在分布式的仓储系统下,所有末梢物流调度、商品备货的预测、包括微仓的选址,都可以通过大数据产生更大的商业价值。
此外,生鲜用户的购买频次很高,正常家庭一年要买60到80次生鲜,相当于传统电商的30倍。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更懂用户,能够做更多精准的连接。
据徐正介绍,每日优鲜内部三分之一的员工都是技术人员,这在电商或者零售平台的技术投入比例是最高的。除了自己搭建这样的团队,他们也会寻求一些外部的合作。
据他透露,下一步每日生鲜将重点放在无人货架,根据不同的场景去设计合适的方案,例如在办公室内这样封闭的环境下,开放式货架会多一些;在半开放、半封闭的环境下,智能解决的方案会多一些。
按照他们的设想,无人货架一期投入3亿元,快速铺设10万个点位。“接下来还会有很多的大动作。”徐正说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每日优鲜徐正:杂货和生鲜是最晚被互联网革命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