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8中国法网年底有望上线
南都讯 “让老百姓不出家门解决法律难题。”昨天,司法部就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为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划明时间表。司法部部长张军提出,今年底或明年初,司法部部级“12348中国法网”将正式上线,为公众提供在线的法律咨询服务;到明年6月底前,各地也将普遍建成公共法律服务网。
此外,今年底前,司法部还将向社会开放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公布首批案例,供公众查询。
实体平台邀“全科医生”值班
9月初,司法部曾发文公布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的计划。通过统筹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打造实体、热线和网络三大平台,为公众提供法律事务咨询、矛盾纠纷化解、帮助困难群众维权、以及相关的法律服务指引。
其中,实体平台主要搭建在县乡、村居一级,并且在2018年底前,全国范围内要基本实现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
昨天的电视电话会上,张军就此提出,在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要尽力安排“全科医生”值班。
南都记者了解到,所谓“全科医生”,即熟悉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公证等服务事项的法律服务人员,提供更准确的程序性、引导性法律服务;他们在为老百姓答疑解惑的同时,还要准确地指明通过何种渠道解决面临的问题、维护自身权益。
律师“回拨”解决疑难问题
对于“12348”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张军同样强调,电话热线平台也要由“法律明白人”、“全科医生”值班。
“值班热线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转交给相关领域的律师,可请律师主动回拨。”张军特别强调了“回拨”这个细节,他认为,公共法律服务就是要做得贴心、到位,“‘12348’热线得有求必应,有问必答;答必所问、解决问题。”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国20多个省(区、市)已经实现了“12348”法律服务热线全覆盖。十八大以来,全国法律援助机构通过12348法律服务热线提供咨询1064万人次,2016年达282万人次。
明年普遍建成公共法律服务网
在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方面,司法部的计划是,分别由司法部、各省区市牵头,搭建部级层面、省级层面的“12348中国法网”,它不仅是一个网站,还将有“移动端”。
“这是一项新的、朝阳法律服务模式。”张军也在会上介绍,“12348中国法网”将是“互联网+”在司法行政领域的创新实践,建设中国法网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服务百姓、化解矛盾、引导舆论、促进公平正义,让老百姓通过网络平台,怨气得到疏解、疑问得以解答。
张军明确列出时间表:2017年底或2018年初,司法部部级“12348中国法网”将正式上线运行;到2018年6月底前,各地司法行政机关普遍建成公共法律服务网,并逐步实现全国法网的互联互通。
鼓励将人工智能引入公共法律服务
南都记者关注到,此次会上,张军还特别就“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的建设做出部署。
这一案例库,将包括监狱、戒毒、社区矫正、法治宣传教育、律师、公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司法考试、司法鉴定、行政应诉和行政复议等11个方面42类案例。按计划,年底前案例库将向社会正式开放,并公布首批案例,后期案例还将不断增加。
“每个案例积累起来形成的案例库,就是大数据,可以分析我国的国情、社情和民情,为每一个有需求的人提供意想不到的服务,全面提升法律服务质量水平,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贡献。”张军说。
南都记者了解到,这一案例库不仅仅将为个别案件、问题匹配“先例”,积累成大数据后,也将为后期大数据的发掘、人工智能的引入提供基础。
在昨天的会上,张军也多次提及了“人工智能”一词,他用“眼睛为之一亮”形容此前在广东等地调研看到“法律机器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的探索和试点,鼓励司法行政系统研发人工智能等先进科学技术,将其应用到12348法律服务热线、中国法网等平台建设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的创新。
链接
广东“龙华小法”
让司法部部长“眼睛一亮”
南都记者了解到,张军在昨天在会上说起在广东调研,看到法律机器人“眼睛为之一亮”,其实就发生在4天之前。
9月11日,司法部部长、党组书记张军在广东深圳调研司法行政工作期间,他走访了深圳市法律援助中心、深圳市福田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等地,还与法律援助智能机器人进行互动。
据了解,这是全国首台法律援助机器人,它在今年6月份上线,名叫“龙华小法”。
此前公开报道显示,“龙华小法”有着可爱的外观,高1.48米;也有“聪明的大脑”,其云端存储着10万余条法律法规、3万个典型案例数据、5000多条案情分析点及海量专业问答信息。具备申请援助、援助审查、援助实施、法律咨询、申请支付令、交通事故、热点问题及其他八大服务功能。不仅可以帮助解决群众在工作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还可24小时通过“援助实施”模块与法援中心当值律师实现音视频连接,解决个性化法律问题。
采写:南都记者 程姝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