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贴身衣物,清洗有妙招,不做"洗衣盲"
不少年轻的父母,没孩子时,大都把脏衣服裹成一团,交给全自动洗衣机。有孩子后,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该"对付"宝宝一批批换下来的衣服? 新手家长不少是"洗衣盲"元元妈说,宝宝还在喝奶,用的是纸尿裤,衣服不怎么脏,用清水泡泡,开水烫烫就可以了。"我们家用的尿布,她奶奶嫌洗不下来,先用洗衣粉泡,再用增白皂。我想香皂洗手洗脸的,不伤宝宝皮肤,就买了一堆香皂,用来给宝宝洗衣服。"橙橙妈说。对于新买来的衣服,大多数妈妈都表示会先用水泡一下,泡的时间有长有短。"新买的衣服,泡个15分钟或者20分钟拿出去晾晒,就能把灰尘、甲醛去掉。"雪雪妈说。瑶瑶的宝宝四岁了,正常是内衣买回来洗一下,外衣,特别是羽绒服、棉袄,一般晒晒就给宝宝穿了。以上所列宝宝妈妈洗衣方法都存在些问题,比如清水浸泡多数情况下只能溶解一部分的甲醛,并不能溶解所有甲醛。开水烫衣即使能够杀菌,但在宝宝穿着的时候却又成为细菌孳生的温床。另外,用于成人衣物亮白、洁净、柔顺的洗衣粉、肥皂中掺有许多化学添加剂,会成为刺激宝宝肌肤的元凶。 三个建议"洗对"宝宝衣服0-3岁婴幼儿皮肤尚未发育完善,衣物的有害物质很容易侵袭孩子的身体。,这时候婴幼儿抵抗力差,容易过敏,容易吸收外物。稍一不慎,衣物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包括染料中及残留在衣柜中的游离甲醛、食物渍或粪便渍中的细菌、衣物洗涤剂中添加及未完全洗净的化学物质,可引发过敏、皮炎等皮肤疾病,沉积在身内可造成慢性中毒危害健康。所以,宝宝的衣服洗起来不能太随便,必须要用特别的材料,按照一定的流程。具体做法,建议:第一,宝宝衣服要用专门的婴儿洗衣液。这些洗衣液中大都不含有荧光剂等化学成分,能深入到衣物纤维里面去除甲醛和尿渍、奶渍、食物渍等。同时,盛放宝宝衣物的洗衣盆也要是单独专用的,不要与成人混合使用。
第二,宝宝衣服上沾上奶渍、汤渍、果汁,大小便时,要及时换洗。洗衣机既洗不干净,又伤衣服。所以,宝宝的衣服,最好用手慢慢地搓洗,这样既能保证洗干净,又不会使衣服变形走样。第三,洗衣服时,一定要用清水漂洗干净,至少三遍,以水质见清为准。另外,洗好的衣服,一定要放在太阳下照射,杀菌消毒。 宝宝的新衣先要用盐水洗
我们有时发现在新衣服上面,有一股异味,就是这种化学物,它是用来处理棉布的易皱缺点的。在高压、高温环境下,让甲醛分子与棉纤维分子交链结合,产生防皱效果。但是处理过程不够严谨,或处理后清洗不净,经常造成甲醛单体由布料中释放出来,甚至本身就有甲醛。据研究表明,甲醛除了引起急性眼症状、咳嗽、流泪、视力障碍及发疹等,实验也证明甲醛具有致癌作用。因食盐能消毒、杀菌、防棉布褪色,所以在穿新衣服之前,须先用食盐水浸泡干净。 婴幼儿安全洗衣新标准
1.洁净无残留植物配方:宝宝衣物多为棉质,具有较强的吸附力,简单漂洗难以去除纤维中的化学残留。而植物洁净成分是摒除化学残留最彻底有效的方式。2.抑菌防霉除甲醛:清洁只是"安全洗衣"的第一步,洗衣液要尽可能对抗细菌、霉菌、甲醛,保持宝宝衣物的安全状态,减低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对宝宝肌肤和身体健康的风险。3.不添加无刺激:安全洗衣,植物成分做加法,而要对化学成分做减法。不能含有增白剂、磷、漂白剂、色素等化学成分。 "对付"宝宝衣物顽渍小妙招
奶渍:要把衣服先用冷水洗一遍,再用洗衣液搓洗,然后用清水冲净。果汁:把衣物放在苏打水中浸泡10-15分钟,再拿出来用洗衣液洗。呕吐物:呕吐物要先用水冲掉,然后用冷水洗,最后用婴儿专用的洗衣用品,效果较好。酱油:衣服不小心碰到酱油,可直接将碳酸汽水倒在酱油渍上反覆搓揉,可帮助去污。发黄的尿渍:用适量食用酵母涂上去,过几分钟按常规清洗。油脂:在油脂处涂上牙膏,5分钟后搓洗。汗渍:用40℃左右的温水兑适当洗衣液,浸泡15分钟。发黄的白衣服:在清洗最后一遍时水里加几滴蓝墨水,基本恢复以前的白色,还防止再发黄。葡萄渍:沾上后立即用白醋浸泡,不要用皂类,直接用大量清水冲洗。青菜青草渍:食盐化水浸泡后搓洗。血渍:立即用冷水洗,然后用柠檬汁加点盐搓洗,即使是时间很长的血渍也可清洗干净。 温馨提示:教你如何认识宝宝衣服上的标签很多妈妈在购买宝宝的衣服时都是通过手摸、眼观的方式,从感官上粗略地判断衣服的质量、尺寸等指标。但即使日夜对着宝宝,妈妈们也难以通过目测准确地判断出衣服尺寸是否合适;手感触摸更是代替不了宝宝的贴身感受;而非常关键的衣服安全类别是眼观手摸所不能识别的。更多更准确的信息是隐藏在标签中的,标签好比一个无声的商品解说员。一款合格的合格商品,都会有一个合格的标签,标签里所包含的产品的信息,小编把它们大致归为三部分:基本信息、尺寸信息和安全信息。产品的基本信息是包含了商家、衣服的尺寸、材质、洗涤等信息。一堆文字、字母和小图标挤在一张或几张小小的纸板上,常常把妈妈们看得眼花缭乱不知所云。下面小编就为你分项解说,帮你各个识破。
基本信息:1. 商标:表明了衣服的"身份",即衣服的牌子。宝宝皮肤娇嫩,所以妈妈在背宝宝选择衣服,尤其是贴身衣物的时候,尽量选择信得过的品牌。2. 品名、款号和颜色:标明衣服的名外观。这一信息妈妈们通过肉眼观查即可,无须细读。3. 成分:主要是指服装的面料、里料的成分标识。有填充料的服装还应标明填充料的成分和含量。成分含量是反映产品的真实属性,也是妈妈们购买服装时的主要参考内容。4. 洗涤标识:包括图形符号和说明,帮助你了解洗涤和保养的方法。妈妈给宝宝买衣服,尺寸大小也是考虑的一个关键点。很多妈妈可能会通过目测或者让宝宝试穿来判断。但是目测准确性不高,试穿又不卫生,妈妈们何不就通过标签直接准确地挑出尺寸合适的衣服呢?尺寸信息:1. 号型:标志出衣服的尺寸。如上衣90/52,表示适合身高90cm,胸围52cm左右的宝宝穿着。妈妈们最好记住宝宝的最近身高和胸围,避免目测的误差造成买了不合适的衣服。2. 码段:衣服的码段是按宝宝的身高算的,一般5个码段,但国内和国外不同,且国内至今未有官方标准。故可能不同服装品牌的衣服码段不同,建议去不同品牌官网去参考一下。也可以结合号型的信息选出合适尺寸的衣服。宝宝长得比较快,买外衣可以买稍大一点的尺码,但贴身的内衣最好还是买宝宝合身的,宝宝穿着才舒服。衣服作为宝宝的贴身用品,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一项指标,产品标签是了解服装安全信息的最主要工具。安全信息体现在产品执行标准和安全类别两项。安全信息:1. 产品执行标准:2012年8月1日起,新版《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强制实施。根据新规,产品吊牌上必须标注产品执行标准(含年份),如"GB/T73025-2003"。2. 安全类别:安全类别即按GB18401标准要求标明产品执行的安全技术类别。根据新版《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童装分为A、B、C三个等级,3岁以下儿童的服装必须达到最高安全等级即A类标,也就是说,3岁以内的婴幼儿纺织用品,标签上必须注有"婴幼儿用品、A类、GB18401-2010"这类字样。很多妈妈买宝宝衣服是,拿起标签就只是瞟一眼价格,其他更重要的信息却忽略了。有了这些绝招,妈妈以后就能慧眼识标签了。
页:
[1]